top of page

雨彈再炸台!「海綿城市」因鄭州洪災遭疑 若沒失靈該怎運作?

  • 陳文卿
  • 2021年8月17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鄭州大水災,有人認為中國政府誇稱投入上千億人民幣,在包括鄭州在內的幾十個城市打造的海綿城市是否失靈了?甚至說海綿城市不值得推動,這是很大的誤解。

建設是否確實,檢討可能人禍


認真檢討,鄭州整個災難的原因除瞬間的超豪大雨外,當地的常莊水庫在當日上午洩洪,以及未及時關閉地鐵隧道,都是可能的人禍。即使暫且撇開中國政府的建設是否確實不談,但一天之內將相當於三百多個西湖的水量往城市裡頭灌,此絕非和緩式、著眼於保水,以及調節氣候的海綿城市所能應付得了的。因此,決不可以因為鄭州的水災就放棄海綿城市的作為,反而應更加把勁推動。


海綿城市號稱是「會呼吸的城市」,可以讓空氣、水都能在城市裏頭順暢對流,使已經成為「水泥森林」的都市,更具生氣活力,提供人們更健康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,而鋪設透水鋪面則是海綿城市最重要的手法。

保持透氣透水,重點是不阻塞

透水鋪面可以讓下降的雨水透過透水鋪面往下、往外入滲,而不致在地表造成積水。而土壤中的水分在夏日蒸發後,可以補充空氣中的水氣,發揮降溫的效果。但要保持透氣透水,最重要的是不能阻塞。以往常見的問題是:第一,表層雖然鋪了透水磚,但下方卻仍是以不透水的混凝土打底,因此水入滲後仍然無法往下、往外排出去,以致僅有短暫的蓄水功能,下大雨時依舊積水。第二,透水材料的孔隙易堵塞,日久就失去透水功能,而且抗壓強度較差而不耐重車長期輾壓。

創造循環經濟,環保永續發展

針對第一點問題,必須對工程單位再教育,提供正確的施工方法。對第二點,最近的研究發現,若利用鋼鐵廠產生,硬度遠比天然砂石粒料更高的鋼碴粒料來作透水鋪面,除可有更高承載負荷而更耐輾壓外,且孔隙度也不致因磨損而消失。另外由於廢鋼碴具不則性,因此透水係數可更大,這是遠比天然材料更優越的性能。改變大家過去常以為回收材料之品質、性能不如天然材料的錯誤印象,因此可稱之為「優質循環綠建材」。因此,使用再生材料來建設海綿城市,可同時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中,第十一項「永續韌性城市」,及第十二項「綠色生產與消費」的要求,這是最值得大力推廣的循環經濟。
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2021 by 再生綠建材產業推動聯盟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