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立法強制使用再生資源

  • 2022年4月6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2022-03-31 00:50聯合報 / 陳文卿/再生綠建材產業推動聯盟召集人(新竹市)


國發會公布二○五○淨零排放路徑,整體策略開宗明義提出「經濟成長與溫室氣體排放脫鉤」,這是很重要的定海神針。經濟要持續成長,但碳排放量必須降低,消除民間認為節能減碳必須縮衣節食,及產業界擔心經濟發展倒退的疑慮,因此降低碳排放密集度卅四%,就是重要指標。講白話就是,如何用更少的能源卻創造更高經濟成長,也就是投入減半產出增倍的「四倍數功效」。


而既然如此,就不能依循舊有的產業模式與生活型態,所以國發會提出涵蓋能源、產業、生活與社會四大面向的轉型策略,這確實是抓到「四倍數」要領了。


轉型最重要的是觀念轉變。以產業轉型中最重要的循環經濟為例,降低天然資源開採,減少廢棄物產生,生產同樣或甚至更優性能產品,就可達到四倍數效果。


中鋼公司煉鋼過程產生的轉爐石,以往是令人頭痛的廢棄物。但將其磨碎後做為道路瀝青鋪面粒料,比天然砂石更堅硬且更耐磨耗,且與瀝青附著力更強。傳統上,每隔四、五年就要刨除重鋪道路,若改採轉爐石粒料施工,將可延長至十年左右,也因此大幅降低公共工程排碳,這就是最佳四倍數案例。這些再生粒料生產成本是負值,因為可從每噸數千元廢棄物處理成本回攤。更遑論與天然砂石粒料每噸七、八百元相較了。


遺憾的是,這種優良再生綠色材料,難獲各機關工程單位青睞,廠商也排斥使用。業界說不出口的秘密是,譬如一條毛巾如果可用好幾年,毛巾工廠恐怕都要關門了。


要轉型成功,關鍵是法規配合。綠營建中,使用再生綠建材可減少資源開採及碳排放,並建構更優越性能建築物,達到「脫鉤」功效。為落實淨零政策,從法規上要求各種再生資源強制使用,此其時矣!

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9/6204539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2021 by 再生綠建材產業推動聯盟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