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建立循環經濟「以終為始」概念 使用再生綠建材是淨零排放的關鍵

  • 2022年4月11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陳文卿/再生綠建材產業推動聯盟召集人

去年COP26會議後,為抑制全球升溫1.5℃以下,國際間紛紛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。台灣自亦不能落於人後,國發會乃提出「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」。在這個規劃中,揭示經濟要持續成長,碳排放卻要下降,而且讓空污降低,人民生活品質更優良,最後還可以帶動高達4兆元以上的民間投資。這麼美麗的遠景如果能達到,台灣簡直就要成為人間仙境了。然而,挑戰是十分艱鉅的。

【綠建築是唯一較易達成手段】

國發會也知道,如果依循既有的模式根本不可能達到目標,因此提出轉型策略。可是轉型談何容易?政府當然可以法令要求強迫產業轉型,例如限制燃煤鍋爐,或要求提高車輛排放標準,但這些做法都會增加成本,無法達到省錢又環保的目標。因此,除非是藉由新技術的發明來提升產業製程及交通工具之能源效率,或提高各種綠能之轉換效率,否則循環經濟可能是唯一的解方!

而循環經濟的重點必須翻轉以往先做資源循環再談經濟效益的思維,改變成從符合經濟效益的前提來導引資源循環,也就是要建立「以終為始」的概念。這點從國發會的「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」中,所要求的新建築物必須是綠建築的目標下手,可能是唯一較容易達到。

【由市場需求端導引資源循環】

國內的綠建築有生態、節能、減廢、健康四大面向及九大指標。而建構建築物的主體是建材,不論是哪一項指標所使用的建材都可以是循環綠建材。筆者曾研究國內獲得再生綠建材標章建材之減碳效益,發現僅以建築物廣泛使用的陶瓷面磚為例,一公噸陶瓷面磚再生綠建材,其減碳效益即高達60公斤。某業者使用回收玻璃製成的輕質磚綠建材,具有防火隔熱隔音之效果,可同時滿足減廢及低碳節能之要求,更是極佳範例。

此外,應配合ESG的國際趨勢,結合金融業來要求貸款給建商則必須興建綠建築,而興建綠建築就必須使用循環綠建材。也就是說從市場需求端來導引資源循環,並提供業者積極研發生產可兼顧生態、節能、減廢的優質再生綠建材,自然可活絡整個循環經濟產業體系,而達到創造GDP成長,且降低碳排放的目標。

https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forum/20220410/GBZECNNL7JH3RHSURHGX4GQDFY/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焚化爐底渣再生粒料惹議 環保業者:科學檢視不應污名化

近日媒體報導有環保團體,對於垃圾焚化爐產生的底渣所製造的「再生粒料」被「棄置」在農牧用地上,大力抨擊環保機關放水。認為這些焚化底渣可能會污染農地,甚至使種植的農作物不能食用,其實這是過度誇大其辭的指控。 有些人看到一些菇寮、農舍等的地面,被鋪設了利用焚化底渣產製的「低密度再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2021 by 再生綠建材產業推動聯盟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